Ti 是NVIDIA的一种命名规则,也是早期的一种信仰,N家Ti(钛),A家Radeon(镭),最早出现是第二代GeForce2 Ti,之后是GeForce3 Ti 、Ti200 、Ti500,GeForce4 Ti4200 Ti4400 Ti4600(也有Ti4800,不过跟Ti4600完全一样不过显卡界面由AGP4X变成了AGP8X)。
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,NVIDIA没有再延续Ti的命名方式,直到GeForce 780Ti和980Ti,Ti变成了旗舰产品的后缀。
而到了现在,1050、1070也都有Ti版,其实说白了就是老黄炫“刀技”的一种行为,Ti的意思就是加强版,比没有Ti的型号性能要高,但是搞出这东西来无非就是为了扩充产品线,AMD的高端和旗舰虽然比较渣渣,但是中低端的产品线还是非常丰富的,从RX550 560 到570 580,而且570和580 还分别由4G版和8G版,这让中低端只有1030、1050、1060的NVIDIA措手不及,1050到1060的性能差距非常大,老黄无奈,只能搞出个1050Ti 10603G来应对,后来还出了个10605G。
只不过1060 6G版与RX580 8G版在性能上已经是伯仲之间了,搞个加强版的1060Ti也没有对手 所以干脆就不出了,1070Ti的出现也是被逼无奈,去年8月份 AMD的 Radeon Vega系列显卡上市了,但是Vega56和Vega64之间的性能差距很小,Vega56吊打1070,稍微超下频率,或者直接刷vega64的bios,几乎能获得与Vega64 相同的性能。于是乎,老黄大刀一挥,在1080的基础上阉割了一刀,1070Ti横空出世,正面肛Vega56。
所以 无论是 1050Ti 还是1070Ti 都是丰富产品线的需求,1060没有这个需求自然没有Ti版,唯有1080Ti是这一代N卡真正的旗舰。
要不要等甜品及的2060,个人觉得没有必要,首先,此次的2060全称是GeForce GTX 2060,而不是RTX,也就是说2060是不支持光线追踪的,再根据20系的提升比例来看,2060的性能应该接近1070Ti,是接近而不是超过,因为1070Ti的性能与1080实在太接近,否则2070的定位会相对尴尬,2070应该相当于超频版的1080(预测,等打脸)。既然2060不支持RTX,性能又强于1070,在AMD崛起之前,它的价格也绝对不会低于1070,更何况,传说中2060的显存只有5G,在一些吃显存的游戏中,甚至不见得比1070强多少。所以我觉得,想等2060的朋友还不如直接上1070Ti,相对来讲,1070Ti才是一块不错的甜品级显卡(这些年来,甜品级在不断升级,09年的时候还是千元左右的GTX260,两年前是1600元左右的1060,现在则升级成为3000出头的产品,一声叹息!)。
总的来说,现有高端显卡的玩家可以不用考虑新卡,追求新游戏的玩家可以考虑RTX系列,现阶段性价比最高的反而是1070Ti(一年前3000买这块卡的赚了!)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不用等。下面说一下RTX2080/Ti真正有意义的东西。
首先,一笔带过的RTX功能,官方4K的星球大战演示demo才仅仅能达到30帧,游戏厂商表示RTX2080Ti仅能满足1080P@60fps,所以,其战略意义大过实际意义,想体验真正的光追,下一代旗舰都不一定能流畅(4k@60fps)。
接下来我们重点谈一下“DLSS”功能,RTX2080Ti除了有4352个流处理器和68组RT光追模块以外,还有544个“Tensor Core”,这个模块主要是用来做深度学习运算的,此前只在NVIDIA的TeslaV100和泰坦Volta等专业卡上出现,老黄这次在游戏卡上使用了深度学习模块,其主要目的是让显卡通过对游戏的深度学习来解放释放硬件性能。
在RTX2080/Ti上市之后,现在NVIDIA的产品线可谓丰富至极,从低到高分别为GTX1030/GTX1050/GTX1050Ti/GTX1063/GTX1065/GTX1066/GTX1070/GTX1070Ti/GTX1080/GTX1080Ti/RTX2080/RTX2080Ti,还有待上线的RTX2070和GTX2060等。
首先要说,RTX2080/Ti的性能并没有像前两代一样,70系就可以打平上代旗舰,RTX2080Ti的游戏性能较GTX1080Ti有大约35%的涨幅,而RTX2080最多也就是个超频版GTX1080Ti的水准,所以手持GTX1080Ti的朋友,如果你不是特别追求新游戏,可以选择再等两年(为什么要着重说不是特别追求新游戏,一会儿我们说到NV的新技术“DLSS”的时候再细讲)。
至于RTX2080,DX11性能下有些游戏的成绩甚至不如GTX1080Ti,两者总体来说也就是五五开,如果你是一位追新游戏的PC游戏爱好者,且预算足够的话,可以上一块RTX2080,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样,不过是追求WOW特效10流畅,那还是省点钱买1080Ti好了,毕竟差了1000块。
pr及ae对cpu,显卡,内存都有相当高的要求,剪辑时的预览对cpu要求较高,多核,高频,最好,而且adobe系列的产品,intel的处理器优化比较好,建议选择自己预算内的intel处理器。内存建议16G以上,双8G组建双通道。显卡一定要用N卡,N卡的cuda加速会让渲染的速度大幅提高。
各大评测机构纷纷上线了GeForce RTX2080/Ti的最新评测成绩,虽然也想搞两块来测试一下,无奈,实在买不起,只能到处翻翻评测过过眼瘾了。
在翻了七八个平台的测试成绩之后,对这两块新卡也算是做到了心中有数,各大平台的测试配置也是五花八门,有i7-8700K的,有8086K的,有超频锁5.2G评测,结果成绩反而不如8700K默认的,内存也是有3200的,有3600的,甚至还有4000的,看得我是口水直流,我这2700X+8Gx2的DDR4 3000真的是惨不忍睹,不过没有哪个平台的测试配置是用AMD平台的,果然还是对AMD的游戏性能没有信心啊。
CPU:用AMD的2600(X)或者2950x
主板:和U配套,B350或者 x399主板
内存:最近还是不便宜,2600或者带X的话就先单根16G忍一下,也可以直接16G×2
硬盘:一个240G固态(预算足够的话可以考虑pcie协议的m2固态),以及一个2T机械硬盘
显卡:其实你不用3D软件的话(比如C4D和maya),显卡随便一个入门卡就行,因为显卡只能起加速作用,说白了就是个辅助,有就行,预算有限可以先入个1050ti
电源:如果以后想做3D要升级显卡,可以直接入手650W的,不过其实500W也是够用的。
显示器:如果你经常需要调色,那显示器非常非常重要,而且显示器是所有里面最耐用的,眼睛天天看的东西,务必投入足够预算。一般27寸的2K比较合适,24寸的2K字就有点小了……但是经常用笔记本的还是能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