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字形】甲金篆
【构造】会意字。甲骨文下边是双手捧豆(礼器),上边是两足向上,表示升阶进献神祗之意;有的则省去双手。金文承接甲骨文繁体,大同小异。篆文则承接简体并整齐化。隶变后楷书写作登。
【本义】《说文·癶部》:“登,上车也。 从癶、豆,象登车形。”所释是引申义。本义当是进献。
【演变】登,本义指❶ 进献:农乃~黍。引申泛指❷ 升高: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~高之博见也|~山。又引申指❸ 登载:掌~万民之数,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|~报。又引申指❹ 庄稼成熟:五谷丰~。又引申指❺ 立刻:~时。
【组字】登,如今既可单用,也可作偏旁。不是《说文》部首。 现今仍归入癶部。 凡从登取义的字皆与升登等义有关。
以登作声兼义符的字有:蹬、凳、嶝、磴。
以登作声符的字有:噔、鄧(邓)、燈(灯)、簦、瞪、澄、證(证)、橙。